择时能力
除去风险溢价、杠杆和选股的贡献,我们把剩余的业绩归因为动态择时,年化3.11%的贡献在大型机构中凤毛麟角。现金比例的变化是巴菲特择时的主要手段。我们来看两个践行巴菲特名言的案例。
案例1:“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1999年,巴菲特开始增加现金逃避互联网泡沫(Internet Bubble)。作为价值投资者,巴菲特的观点会过早,这使得他要承受短期(可以长达几年)投资业绩低于市场、低于竞争对手的压力。他最关注的指标是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在1.536,比较1982年的0.333,很没有吸引力。所以巴菲特当时在《财富》杂志上表示,“股市很难再像过去17年(1982-1999)表现那么好。”
作为投资者,能够承受住、巴菲特在1998年6月到2000年2月期间44%的跌幅吗?特别是同期股市增长了32%!落后基准76%的表现的积极管理人恐怕早就被解雇了。当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大家回过头来又重新感慨巴菲特的坚持了。
案例2:“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2008年初,巴菲特拥有443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之后还留存了2007年度170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到2009年底,他的现金资产减少到了306亿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巴菲特大约投出300亿美元,其中2008年9月雷曼破产后,在市场一片恐慌之中,巴菲特逆势而为,投资高盛50亿美元,为市场提振了信心。2011年4月,高盛返还了可转债的本金和高额利息;2013年3月,巴菲特将warrant行权,最终净赚32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危机中不乏其他抄底的机构,但就银行股的投资来说,大都入市过早,虽然最终赚了钱,但是如果与标普500的机会成本相比,超额收益为负;考虑到机构额外承担的个股风险,并不划算。巴菲特是唯一在银行(高盛)的投资上超过同期机会成本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公司价格的判断,放弃了贝尔斯通、瑞银、美林、大摩、雷曼等多个机会,守着大量现金等待危机愈演愈烈,等到了高盛跌去2/3市值的才出手;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多年的成功投资带来的名声,相比于其他投资者,高盛卖给巴菲特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名誉溢价(reputational premium)”是其他机构或个人很难复制的。
巴菲特是中国投资界尊崇的股神,找到巴菲特成功的秘方,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出现更多的巴菲特呢?理论上容易,但实际上很难。
从监管的角度看,很少有机构的投资范围能够新兴170%的股票投资,包括杠杆和衍生品的使用。资产拥有者担心年度考核周期;既要熊市的绝对收益、又要牛市时的超额收(对于80%的人来说,这是个不现实的目标,不过80%的人相信自己是那能做到的20%);更不用说对于委托人和投资策略的短期追涨杀跌、频繁更换还会加大交易成本。
资产管理者关注短期排名、在管资产规模和赎回压力,对于投资标的追涨杀跌,也进一步造成了中国市场的高波动性。从媒体上看,是否太多地关注短期成败?虽然短期业绩中的运气成分远大于能力,但我们却常常听到赚钱时投资者的能力强,亏钱时是市场环境差。其实我们都可以从我做起,为营造一个让巴菲特们生存的环境做点什么:
第一,制定合理预期。巴菲特在高科技泡沫中提早退出了三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投资高盛后半年才出现了市场底部,所以要求管理人做到绝对的抄底和逃顶是不现实的。
第二,拉长考核周期。巴菲特达到的夏普比率是0.79,这意味着他也无法做到年年赚钱,平均五年中会有一年输钱。我在《如何培育长期投资者》的文章中论证过:时间越长,胜率越高;时间越长,资产类别的均值回归特性会使得风险越小;时间越长,股价对投资回报的影响越小,自身的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越重要。
第三,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动。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股票交易记录或者管理人申购赎回记录进行归因分析,看看自己的投资能力、优势和劣势:频繁的交易是否真的能产生正的收益,还是为券商、基金推销人创造了更多的佣金;做不到超额回报是否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或者进行主动投资。投资是长跑,首先要活下来,才能跑得远。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巴菲特的机会。返回期货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