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近期在一个窄幅空间内无序波动,8日夜盘再次上演近4%的折返行情,回顾油价触底反弹幅度基本符合了绝大多数机构预期,甚至可以说两个月的反弹到了机构预期目标区间上限,预期实现后多头继续上攻动力不足。此轮反弹核心在于沙特为首的减产联盟在减产动作上的超预期表现缓解了供应过剩压力,后续油价要想限制回调幅度,甚至继续上拓空间,则需要全球需求的有效支持。而进入2月以来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之间出现了奇特的汽油市场分化局面,而这也正是需要投资者重点警惕的信号。
如下图所示,2019年以来原油市场反弹幅度在25%左右,在原油反弹背景下,初期中美两国汽油也均出现反弹,但2月以后二者之间的表现出现了巨大差异。美国汽油一改前期疲弱表现,涨幅迅速赶上,虽然有汽油换季引发的调价行为,但剔除这一因素,美国汽油仍然是进入2月以来全市场涨幅最大的油品。反观国内市场,山东地炼汽油在原油同期大涨25%的背景下,涨幅居然只有2%,即便是全国汽油的批发价变化也基本相当。
一、美国通过降进口增出口调节国内油品供需效果显著
虽然进入2019年以来美国原油产量很快攀升至纪录新高1210万桶/日,这也让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原油产量突破1200万桶/日大关的国家,但随后市场很快发现这个创纪录的产量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具有杀伤力。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美国原油产量快速增长了250万桶/日,但在此时间段内美国原油的净进口量同样降低了250万桶/日,这意味着美国通过逐步减少进口量,同时大力增加出口来平衡国内原油供应压力,数据显示进入2019年一季度美国原油出口已经基本接近300万桶/日,年底不排除会向400万桶/日的出口量靠拢,这意味着美国原油出口有可能位列全球原油出口国前五之列。
事实上美国不但通过原油的进出口来调节国内供应压力,在成品油进出口上的调节同样效果明显。近几年美国稳步增加成品油出口量,从去年11月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全口径油品统计净出口以来,2月再次出现净出口,可以说美国通过增加油品出口很地缓解了国内的供应压力,全口径库存统计也很清晰地显示了这一点,新年以来全口径库存增幅有限,且近期美国汽油库存下降明显,价差表现迅速走强,从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2月以来美国汽油的强势表现。
二、中国汽油价格不振独立炼厂陷困境
2019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带动,我国成品油市场零售端经历了连续4次上调成品油价,累积上涨了670元/吨,而汽油批发价仅上涨100元/吨左右,可谓疲软至极。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油产量均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柴油产量则出现了同比下滑。2018年,中国汽油产量超过13000万吨,同比增加8.1%,柴油产量同比下跌1.9%。因此虽然柴油国内消费增量有限,但因供应增速下调,总体价格表现尚可。而汽油因近几年地方炼厂获得原油进口使用权,原油加工量增大的同时汽油产量大幅增加,但需求端的消费主力汽车行业却迎来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如下图所示,地炼企业原油进口持续增长,近两年进口量维持在我国总进口的40%左右,2018年底以来地炼进口量持续攀升,这也是我国原油进口持续突破1000万桶/日的关键动力所在。
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日益过剩的汽油供应,目前地炼企业迟迟没有成品油出口权,也难以通过出口方式来化解过剩产能,随着恒力石化以及浙江石化的开工,国内市场也面临南北围堵的尴尬处境,而且据悉2019年以来主营炼厂外采量大幅缩减,再加上从去年开始的成品油消费税、不断发酵的山东省地炼圈互保事件、资金面日趋紧张等不利局面,地炼企业压力较大,为了维持市场份额,盘活现金流,汽油价格维持弱势实在是无奈之举,而地炼企业汽油弱势表现也直接拖累了全国汽油批发价,对此零售环节因此受益,加油站汽油销售毛利再次进入高位。即便是表现稍好的柴油2019年以来的涨幅也不及原料端涨幅。
在此背景下地炼企业的生存将面临严峻考验,因此虽然近期独立炼厂为了保证现金流被迫维持原油进口加工量的虚假繁荣,但这种微利甚至赔本赚吆喝的经营模式必然难以长久,一旦地炼需求萎缩,对于原油市场需求将带来重大利空。如下图所示,2014年以来中国原油需求增量再次提速,成为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绝对主力,数据显示中国需求增量基本占全球的40—50%之间,而中国增量基本上都是由地炼原油进口带来的增长,一旦地炼需求停滞或陷入萎缩,最终反馈到全球需求不振,必然将限制油价空间,甚至给油市带来重大利空。
通过中美两国的市场对比可以发现,虽然美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第一大消费国,甚至在2019年有可能成为全球前五大原油出口国,但真正给全球需求带来增量的核心因素还是在以亚太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量对全球需求来说尤其关键,而从2019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疲弱的成品油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增量的核心贡献群体独立炼厂面临严峻的经营考验,要缓解成品油过剩压力,除了炼厂自身努力通过设立加油站等零售终端,给独立炼厂门开一个成品油出口的口子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成品油过剩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变,想提振价格将是很难实现的事情,炼厂开工率将被迫回落,这必然将需求端的利空传导到原油市场。(作者单位:海通期货)
返回期货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