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品交易所将在8月16日上市粳米期货,粳米是粳稻碾压后制成的主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较全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钙磷、铁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口感鲜软,主要用于食用口粮,在工业中可以用于制作燃料乙醇和淀粉,也可以添加在饲料中替代玉米和小麦提供能量。为方便大家了解粳米相关知识,本文介绍了粳稻特征、生产与流通、供需平衡及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等。
一、粳稻特征
1。 粳稻和籼稻的区别
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粳稻产量占稻谷产量的1/3左右。粳稻是粳型非糯性稻的果实,具有耐寒、耐弱光和忌高温的特点。粳稻一般呈椭圆形,粒短,长度是宽度的1.4—2.9 倍,茸毛长而密,芒较长,稻壳较厚,垩白小或没有,角质粒多,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具体来看,籼稻和粳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种植区域、直链淀粉含量、外观和食用口感等方面。
2。 粳稻品质分类
粳稻品质一般可以分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加工品质是稻谷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特性,与稻米得率紧密相关。通常以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来表示。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属遗传性状。但是也与熟期温湿度、收割等一系列操作以及贮藏条件等有关,很受稻米加工企业的关注。
外观品质是指糙米和精米米粒的外表物理特性。具体是指稻米的大小、形状及外观色泽。也就是说,千粒重、长宽比、透明度、垩白的有无、垩白大小、垩白率等。
营养品质是依靠稻米中的蛋白质和人们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来衡量。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为7%左右时,食味好。蛋白质含量高,表示营养价值高,但大米的食味变差,适口性不好。
食味品质是指蒸煮过程及食用时稻米所表现的理化特性和感官特性。如吸水性、溶解性、延伸性、糊化性、膨胀性、柔软性及黏弹性等。
3。粳稻等级分级
稻谷国家标准(GB 1350—2009)将粳稻谷分为5个等级,具体标准如表2:
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属遗传性状。但是也与熟期温湿度、收割等一系列操作以及贮藏条件等有关,很受稻米加工企业的关注。出糙率是稻谷定等作价的基础项目;整精米率高说明同样数量的稻谷能碾出较多的精米,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二、加工,贸易和产销区分布
1。粳米加工
粳米加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较多,据国家粮食局流通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入统大米加工企业8519家,其中东北三省就有 2000家以上。同时,稻谷收购企业如粮食储备库通常都有自己的大米加工厂。粳稻加工企业广泛分布在各主产省和主销区。粳稻产量越大、工业加工企业越多的省区,一般粳稻加工企业也越多。此外,北京、上海等地大米加工企业也比较多。由于脱壳后运输成本较低,粳稻一般在产区粗加工后以大米形式运往销区,销区再按照口粮及工业用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精加工。粳稻的出米率和稻谷的产地、品种、成熟程度、加工机械和加工方法等有关,一般在65%—70%之间。
2。粳稻主产和主销区分布
2018年,我国粳米产量约4700万吨,约占全球粳米总产量的68%。我国有 24 个省区种植粳稻,包括东北三省、江苏、浙江、云南和安徽。总种植面积在910万公顷左右,其中 2/3 在北方。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在 320 万公顷左右,占北方粳稻面积的 60%左右。东北粳稻一季种植,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好,晶莹洁白,食味好,在品质上一般优于苏皖浙粳米。近些年,黑龙江地区产量比重逐渐上升,江苏地区产量下降,截至目前,黑龙江比重由原先不足15%上升至35%,而江苏地区则由35%下降至25%附近。
3。粳米贸易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稻谷总体呈“北粳南运、中籼东输、中籼南下”的流通格局。东北粳稻特别是黑龙江粳稻产大于需,属于调出区,主要流向京、津、沪、浙江、广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份;基本呈现了由北到南、由东北到全国的流通特点。粳稻产销区位明确,贸易流向多年来也比较稳定,东北粳稻通过铁路、公路以及水运流向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及广东、云南及西北地区;苏皖等粳稻通过公路及水运流向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从贸易形态上看, 80%以上的稻谷在主产区加工成大米向外流通,以稻谷形式跨省流通的比例在逐年减少。
三、供需结构和消费用途
1。稻谷和粳稻的供需平衡
国内稻谷和粳稻总产量稍高于消费量,库存有所累积。从总供给来看,全国稻谷总产和粳稻总产分别维持在4100亿斤和1350亿斤左右的水平,而稻谷的全年消费和粳稻的全年消费分别在3900亿斤和1100亿斤左右,也就是说国内的稻谷和粳稻每年结余分别为200亿斤和250亿斤左右。考虑到稻谷每年都80亿斤左右的净进口,我国稻谷每年实际结余约为280亿斤;而粳稻每年有30亿斤左右的净出口,粳稻实际年结余为220亿斤左右。截止2018年,稻谷和粳稻的期末库存分别为3932亿斤和2115亿斤。
2。粳稻消费用途
我国粳米传统消费区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但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和人口的频繁流动,以江浙沪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华中、华南地区的粳米消费量也不断提升。目前,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是我国粳米的主要消费区域,三大区域合计消费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近80%。消费用途方面,口粮消费占到粳稻消费的94%左右,工业消费占约3%,其他消费占约3%。
3。进出口
近年我国稻谷进口数量多于出口量,目前是稻谷净进口国。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1年以来我国稻谷进口量持续多于出口量,中华粮网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和海关总署的数据不完全相同,不过仍支持稻谷进口量多于出口量的观点。前文已经介绍,我国稻谷每年都能有一部分结余,但仍有100亿斤左右的年进口额,原因在于进口的部分主要是国外的优质大米,来满足稻米消费升级的需求,绝对总量占比较小。稻谷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人民的主要主食,我国稻谷的主要进出口贸易国基本上都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目前进口来源国主要是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出口输出国主要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
四、影响粳稻价格的主要因素
“稻强米弱”是稻米市场价格规律呈现的主要特征。整体看粳米价格仍和粳稻价格保持较高的一致性,“稻强米弱”因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制度,价格波动小,维持较高水平,而大米可以直接进行市场化定价进行流通,因此市场化程度会高一些,稻谷加工门槛较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大米价格更能够在波动中反应市场的供求情况。下文将介绍影响粳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1。政策因素
粳稻最低收购保护价制度从2004年开始,2005—2007年间最低收购保护价维持稳定,2008—2014年连续调涨,2015—2016年间维持稳定,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下调。
可以看到,粳米价格走势基本跟随粳稻走势规律。2007—2014年粳米价格跟随粳稻最低收购保护价上涨,而2015—2016年粳米价格稳定因粳稻最低收购保护价稳定而维持稳定,2017—2018年粳米价格跟随粳稻最低收购保护价下跌。
2。季节性因素
但是也可以看到,粳米价格在同一年份内也会有一定的价格波动。从分年的季节性图表中可以更直观分析粳米价格的季节性特征,但粳米价格的季节性特征不完全固定,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主要是因为粳米在全年各时段的供应和消费基本稳定。供应方面,粳米是加工产品,不像常规农产品会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大量供应;消费方面,粳米以口粮消费为主,全年各时段的消费基本一致。
3。替代品价格因素
粳米最主要替代品是籼米,稻米的主要替代品有小麦和玉米。替代品价格从影响供应和影响需求两个方面来影响粳米价格。在消费方面,粳米一般贵于籼米,粳籼米的价差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价差过大将会迫使部分粳米消费转向籼米消费,价差减小就会增加粳米的消费。替代品对供应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户对种植品种的选择,在一些粮食产区,不仅可以轮作籼稻和粳稻,可以实现水稻和玉米的轮作、水稻和小麦的轮作以及水稻和大豆的轮作,种植效益高低直接影响农户种植选择,种植选择会影响到下一年度作物的种植面积,将对供应总量产生一定影响。
4。市场展望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政策是影响粳米价格的主要因素。大豆、玉米等品种已经没有直接的收购托底政策,而水稻和小麦等农产品还在有最低收购价进行托底和保护。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在《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这将意味着政策性收购力度将会减弱,最低收购价或将进一步下调。一部分人士猜想稻谷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制度是否会取消,其实政府相关部门已经给出了答案。
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农民种粮的定心丸,2019年中国将继续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明确表示最低收购保护价暂不会取消。稻谷和小麦是主要是最重要的口粮食物,口粮保障关系国家安全,稻谷的价格调整并不会像大豆玉米那样过快的市场化,循序渐进的推进稻谷的市场化才是主流。(作者单位:长江期货)
返回期货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