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股指小幅高开后振荡回落,在经历两个多月的快速上涨后,近期股指振幅明显加大,显示资金对后市的分歧在加深。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扩大
今年以来,股指普涨,但是在此过程中,产业资本却出现了大规模减持。上市公司的股东是最了解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市场对产业资本的流动情况较为关注。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以及高管增持675笔,减持1256笔,累计净减持金额为22.68亿元;2月增持328笔,减持893笔,累计净减持金额为93.23亿元;3月截至18日增持244笔,减持960笔,累计净减持金额为113亿元。可见,伴随着股指不断上涨,产业资本减持金额不断扩大。
通过对今年减持交易进行细分,发现一部分减持股份来自限售股解禁,另外,还有部分股份涉及股权质押风险,预计上市公司减持的目的有可能是为了解禁股权质押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产业资本大量净减持后,次月股指涨跌的概率接近50%,所以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将出现大幅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以来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在增加,但是相比市场增量资金而言,减持规模较为有限。
增量资金方面,两融余额较年初增加了1300亿元,外资方面,沪股通净流入65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647亿元,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304亿元。目前来看,今年产业资本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较为可控。不过,后续股市流动性仍然需要继续关注两融余额、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变化情况,一旦增量资金的净流入开始放缓,甚至大幅净流出,产业资本减持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关注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近期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截至3月19日,沪深两市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有277家,预计本周还将有249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与此同时,3月中下旬也是上市公司一季报预告开始披露的重要时间点。一季报既承接着前一年年报,也预示新一年公司经营的情况,导致市场对一季报预告的关注度较高。从披露规则来看,创业板有一季报预告强制披露的要求,中小板中部分公司也需要强制披露,而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则没有强制披露的要求。因此,一季报预告的披露主体以深交所的中小创上市公司为主。创业板2018年年报受商誉减值的负面影响,业绩受到较大冲击,预计2019年仍有商誉减值压力,但会比2018年小。
究其原因,2014年至2016年创业板公司进行了大量外延式并购,并购过程中创业板公司累积了大量商誉。一般来说,交易对手方的业绩承诺期为三年。若从2014年开始计算,即2017年至2019年进入了业绩承诺期的三年,一旦业绩不及预期,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处理,公司存在利润大幅下滑的风险。随着2017年、2018年商誉增速放缓,商誉存量趋于稳定,在存量稳定的情况下,在一个时间区间内,前期计提多了,后期计提可能就会减少。特别是在2017年和2018年创业板公司大量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之后,预计2019年商誉减值压力会出现边际改善。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产业资本不断净流出,主要是出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未来继续关注增量资金的变动情况。短期伴随着科创板加速落地,同时上市公司进入一季报预告业绩披露期,中小创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近期股指上涨节奏有所放缓,但短期中证500向下调整空间并不大,投资者无需悲观。返回期货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