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推动下,塑化行业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甚至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并产生一个或几个公允、均衡的充分反映市场前瞻性预期的价格基准,大大提升行业整体效率。”6月25日,在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相关方面举办的“2019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关联活动上,与会嘉宾认为,国内塑料化工期货服务实体的作用日益明显,与产业的结合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促进了化工产业和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产融结合达新高度
过去十年,我国塑料化工期货市场取得快速发展。大商所目前已上市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4个塑料化工期货品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塑化品种体系。与此同时,众多石化企业通过利用期货工具,增强了管理风险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产融结合日益紧密。
“期货市场不仅仅给产业提供价格指导,同时也提供了更多风险管理工具和更灵活的风险管理策略。”国泰君安期货总裁姜涛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赛科与明日控股就利用衍生品工具开展了一项远期保价交易的创新业务。在远期交易中,会产生确定性的牌号、数量、制品售价与不确定的价格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客户会担心资金占压或买贵了,赛科则担心出现毁单风险或卖便宜了,由此就催生了利用基差、期权进行远期保价的交易。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聚丙烯业务经理谢令介绍,双方通过确定基差解决了期货价格与赛科产品的价格差异问题,卖方赛科购入看涨期权,解决了赛科怕卖便宜的问题;买方客户购入看跌期权,解决了客户怕买贵的问题,而用远期货物结算和交割则是解决了客户的资金压力。这样,赛科有了最低保底销售价,客户有了最高限顶采购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姜涛认为,当前国内塑料化工期货交易品种日益齐全,市场功能更加完善,服务实体的作用日益明显,与产业的结合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塑化期货市场日益成熟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董事长韩新伟表示,未来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推动下,塑化行业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甚至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并产生一个或几个公允、均衡的充分反映市场前瞻性预期的价格基准,大大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韩新伟认为,首先需要大量产业链核心参与者与头部公司进入市场并真正利用好期货工具。
大商所副总经理王玉飞在参加相关活动时透露,2018年,参与大连塑料化工期货的法人客户8000多家,其持仓量占比55%,超过半壁江山,法人客户已成为主要参与者。据介绍,2018年,大连塑料化工期货日均成交量65.88万手、日均持仓76.21万手,具备充足的流动性和较深的市场厚度,为产业企业参与避险提供了条件。
王玉飞表示,大商所将努力做好推出更多塑料化工新品种和新工具、完善现有期货合约、加快相关期货品种的国际化进程,与广大塑化产业企业、相关机构一道,加速产融结合,推动塑料产业链健康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相关活动上了解到,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大商所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动态调整PVC注册品牌,加强日常管理,优胜劣汰;进一步简化PVC免检注册流程,推动LLDPE和PP实施交割注册品牌制度。在优化场内制度的同时,大商所还将会继续在塑料化工行业推广基差试点、场外期权试点,大力推进场外市场建设。返回期货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