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0日—21日于青岛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棉花协会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共同发布了《棉花期货服务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据了解,今年6月1日是棉花期货上市15周年,《白皮书》的发布旨在回顾棉花期货发展历程,展示期货市场服务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成果,展望棉花期货的发展前景。21世纪初,棉花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棉花产业发生深刻变革。2001年,我国棉花流通体系放活,产业市场化程度加深,价格波动加大,风险管理需求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于2004年6月1日推出棉花期货交易,顺应了棉花市场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王建红在《白皮书》发布仪式上表示,棉花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贸易模式,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寻求更多获利空间也是绝大多数棉花贸易企业的通行做法;可以说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提升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质量、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王建红说,中国棉花协会作为代表棉花产业链各方利益的行业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利用衍生品市场服务行业发展。2015年中国棉花协会和郑商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制定了业内第一个棉花“保险+期货”方案试点方案,为探索改变棉花补贴方式提供了新思路;去年开始与郑商所合作,举办了两期涉棉企业高层期权培训班,受到业内好评;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助推实体经济的效能,中国棉花协会与郑商所共同制定了《白皮书》,并选择在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发布,希望通过多方努力推动中国棉花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更多选择。
据了解,这份《白皮书》共分七部分,分别是“前言”、“应时代变迁而生,因市场改革而起”、“稳步发展成长,市场基础牢固 ”、“功能作用突出,助力产业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丰富工具体系”、“把握改革主线,坚持创新发展”和“结束语”。
《白皮书》显示,上市15年来,棉花期货为棉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期货市场功能持续发挥。2004年以来,棉花期货日均成交和持仓量分别达到14.4万手和15.3万手,累计生成仓单385万吨,累计交割棉花156.4万吨,期现价格相关性在0.95以上。新疆地区90%以上的棉花加工企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融入期货市场,大型纺织企业也纷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二是探索新型补贴方式。2016年以来,共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28个,交易所支持资金2500万元,累计赔付2070.83万元,为4.12万吨棉花生产保“价”护航。三是丰富交易工具。上市棉纱期货和棉花期权,推出综合业务平台及仓单交易业务,丰富涉棉衍生品工具体系。截至今年6月1日,棉纱期货日均成交和持仓分别达到4.5万手和1.8万手,初步实现了活跃;棉花期权累计成交109.7万手,累计成交金额30.8亿元,日均持仓量达到5.2万手;棉花仓单交易业务成交量突破6.76万吨,成交金额突破10.4亿元。
在《白皮书》发布仪式上,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将一如既往持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棉花期货功能作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服务目标价格改革。加强银期互通,推广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扩宽涉棉企业融资渠道。继续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模式。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影响力。研究棉花期货国际化制度规则,推动棉花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探索开展进口棉纱交割。三是优化规则制度,夯实市场发展基础。稳步增加新疆棉花期货交割仓库数量,持续优化棉花期货、期权规则制度,提升综合平台功能作用,打造多层次的棉花期货衍生品体系。返回期货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