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10月13日)在埃及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文件,此举被视为哈马斯与以色列可能达成和平协议的前奏,特朗普对此表现出乐观情绪。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10月13日)在埃及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文件,此举被视为哈马斯与以色列可能达成和平协议的前奏,特朗普对此表现出乐观情绪。

特朗普在全球媒体镜头前签署协议时信心十足地表示:“历经三千年才走到这一刻,谁能相信?但这份协议必将稳固。”
特朗普在后续记者会上被多国领导人簇拥着宣称,“我们实现了所有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务——中东终于迎来了和平,无人相信我们能抵达终点,而今我们已成功抵达。”
尽管各方普遍认同特朗普在推动以哈双方立即结束毁灭性冲突方面功不可没——这场冲突使得被扣押两年的以色列人质获释,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获得释放,但实现持久和平仍是另一回事。
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安全讲师罗布·盖斯特·平福德周二表示:“归根结底,达成停火协议至关重要。这不仅对加沙和以色列意义重大,对整个被这场冲突吞噬的地区同样如此。但这其实只是最简单的部分。”
盖斯特·平福德指出:“双方虽已展现谈判意愿,但在后冲突时代的实质安排上仍存在根本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提出的二十点和平计划缺乏细节,这意味着该计划在近期和远期都存在大量模糊地带,可能引发不满与分歧。
这些矛盾在多个层面尤为突出:既涉及和平提案中的紧迫事项——例如哈马斯解除武装、以色列从当前控制的加沙地带撤军,更关乎巴以问题最大的争议焦点——“两国方案”的存废。
特朗普周一前往以色列途中拒绝就此表态,他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我不讨论单国或两国方案,很多人青睐单国方案,也有人倾向两国方案。我们拭目以待。”
专家指出,尽管双方在日益增强的国际压力、特朗普与中东地区伙伴的不满以及伊朗(哈马斯的支持者)实力削弱等多重因素下,除同意停火外几无他选,但双方仍在伺机寻找对方违反并破坏协议的证据。
盖斯特·平福德评论道:“以色列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其领导人流亡海外……实质上意味着,若哈马斯同意这些条件,无异于进行组织性自杀。”
他补充道,“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军,因此当前局势的赌注非常非常高。”
这项和平计划设想设立一个由特朗普主持的“和平委员会”,负责监督建立过渡政权以管理加沙并监督重建。但该机制的实际运作方式及维和力量组成仍不明确。
盖斯特·平福德指出:“关于维和人员,我们不知道具体规模、部署国家、时间安排乃至授权范围。所有这些关键问题都被推迟解决。”
康奈尔大学政府系客座教授、特拉维夫大学政治学教授乌里尔·阿布罗夫同样认为,周一在埃及和平峰会上签署的协议未必是真正的“和平协议”。
阿布罗夫在邮件评论中表示:“这是冲突受益者们缔结的生存契约。两年来,内塔尼亚胡与哈马斯都通过这场冲突巩固权力,延续着彼此极端行径相互正当化的长期动态。”
他补充道:“这份由美国、卡塔尔等外部势力强加的协议在核心议题上刻意模糊,使双方都能宣称获胜。”
阿布罗夫指出,双方存在心照不宣的共同目标——阻止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有效治理加沙。“因此,持久和平根本不在谈判范围内。”
他总结道:“唯一出路在于公民社会重建——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民众取代那些视永久冲突为掌权必要手段的领导者。”
在这场持续发酵的冲突中,双方积怨已深——即便未至不共戴天,也早已深陷苦涩、猜忌与敌意的泥潭。联合国数据显示,最近再度爆发的紧张局势已导致数千人丧生,170万民众流离失所。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造成1200人遇难,数百人被扣为人质。加沙卫生部门数据显示,以色列的军事反击及后续冲突已导致超过6.7万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包括数千名平民。在此过程中,加沙地带几成废墟,绝大多数建筑损毁殆尽。
这份沉痛苦难与惨重损失不会被轻易遗忘,更遑论一夜泯恩仇。但与此同时,所有和平进程都需从某个起点启程。
范德比尔特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杰出教授托马斯·施瓦茨表示,当前有理由保持审慎乐观。
他在周一的邮件评论中指出:“我确实看到当前局面与中东历次突破性进展存在显著相似性,尤其是基辛格的穿梭外交与吉米·卡特的戴维营协议。”
“这也提醒我们需保持警惕——在中东地区,进展往往是进二退一。实现地区真正和平道阻且长,但我仍怀抱真诚乐观。”
即使协议脆弱,但“停火”这一事实本身,暂时移除了冲突急剧恶化的最坏情景。市场情绪的缓和会对油价构成利空。
油价走势将高度依赖于后续谈判的进展。任何一方表现出破坏协议的迹象,都可能重新推高油价。
这份停火协议对原油市场而言,是一场“短期利好”与“长期隐患”的替换。它暂时移除了一个引爆点,但并未拆除引信。市场需要庆祝风险的暂时缓解,但更需警惕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具破坏性的冲突重燃。
北京时间14:27,美原油连续现报58.77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