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月13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棕榈油主力合约收跌1.06%,报4496林吉特/吨,延续前一日弱势。日内价格在技术面承压于布林带上轨4569点附近,MACD指标红柱收缩,显示短期动能有所减弱。市场在供应压力与出口数据的多空交织中,显露出谨慎姿态。
周一(10月13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棕榈油主力合约收跌1.06%,报4496林吉特/吨,延续前一日弱势。日内价格在技术面承压于布林带上轨4569点附近,MACD指标红柱收缩,显示短期动能有所减弱。市场在供应压力与出口数据的多空交织中,显露出谨慎姿态。 当前市场核心矛盾集中于季节性增产与库存预期的变化。尽管10月1-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9.9%-19.4%,但这一利多未能抵消市场对库存累积的担忧。吉隆坡交易机构Iceberg X的自营交易员David Ng指出:“原油棕榈油价格走低,主要受市场避险情绪及未来几周产量增加导致的库存上升预期影响。”其观点直接点明近期价格回调的驱动逻辑。 生产端进入传统高产周期,叠加马来西亚政府对2026年毛棕榈油均价预估区间下移至3900-4100林吉特/吨,反映出对全球油脂供应宽松的预判。这一官方预测进一步强化了中长期供应压力,但需注意,其与当前合约价格仍存在贴水,暗示市场已部分计价未来增产预期。 尽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价格微涨0.3%,但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及棕榈油合约分别下跌0.67%和1.31%,显示中国植物油市场短期情绪偏空。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原油价格从五个月低点反弹,若此趋势延续,可能通过生物柴油需求路径为棕榈油提供边际支撑。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0.07%,虽一定程度提升棕榈油出口竞争力,但当前汇率波动幅度尚不足以扭转市场主导逻辑。 市场参与者对后市分歧明显。部分分析师认为,出口数据的环比改善或对价格形成托底作用,但库存重建预期仍是压制价格的核心因素。David Ng强调的“风险偏好下降”与“库存积累”形成共振,促使资金在连续反弹后选择获利了结。技术面上,布林带中轨4318点与上轨4569点构成近期波动区间,若未来几个交易日无法站稳4500林吉特关口,可能进一步下探支撑。 未来一周,市场将紧密跟踪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的月度库存数据及出口高频统计。若实际库存增幅低于预期或出口保持强劲,当前悲观情绪或得到修正。然而,长期来看,全球油籽丰产与替代油脂供应增长仍是悬在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投资者需警惕短期反弹与长期基本面背离的风险,在趋势明朗前保持仓位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