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期货>>期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10.2商业观察:AI视频细分龙头(附股)

科技三大消息,对节后的市场有重大影响!

第六感觉:节后大盘会突破4000点大关吗?

皮球胖胖:节后必须调整,持股过节不踏实

节后如何选择短线股票 节后操作的几点思路

收官9月,长假是一个X因素 皆大欢喜,喜迎双节!

常长亭:用心领悟关键点位处发布的多个重要政策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经济日报:财政政策全方位激发消费活力

    2025-10-07 08:27:03 来源:经济日报
      

      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再发力,给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近日,中央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今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有效推动经济稳中有进。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提振消费的财政政策措施频频出手:从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到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再到3000亿元“国补”资金全部下达,财政政策在提振消费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有效提振消费,需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财政政策,从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等多方面发力,充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最终由收入决定。财政政策通过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我国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过50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全球规模最大,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此外,还推出了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重要政策,降低居民的育儿、养老等成本。就业稳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了,百姓的腰包就会更鼓,消费的底气也就更足。

      

      在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财政政策还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成为撬动消费的重要支点。近期,湖北省在全省多批次发放1亿元2025年“惠购湖北”零售餐饮消费券,天津市发放政府消费券,涵盖餐饮、住宿、汽车、家电家居等多个领域,累计补贴约4600万元……一系列消费补助带动各地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一共拿出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无论是消费券还是以旧换新补贴,财政资金释放出明显的乘数效应,有效拉动消费持续增长。

      

      财政政策不仅对消费需求有带动作用,在提升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也大有可为,让消费者“愿花钱”。近期,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开展试点的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将获得2亿元至4亿元的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等,增加更多优质供给,提供更多创新消费场景。两部门还联合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支持15个左右试点城市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环境优化,才能更好地提振消费信心、提升市场热度,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

      

      财政政策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全方面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财政政策不仅要看投入,还要看效能。资金的运用需突出重点、精准投入,密切跟踪市场变化。严格资金监管,防止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助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加强绩效评估,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让每一分钱惠及消费者、经营者。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向提振消费注入强劲动能。打好政策组合拳,将更好地实现补短板、惠民生、扩内需,推动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中金在线期货声明:中金在线期货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