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7月25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基准10月棕榈油合约(FCPOc3)周五收报4276林吉特/吨,单日跌幅1.25%,周线终结三连涨。技术指标显示,价格仍处于布林通道中轨(4170林吉特)与上轨(4377林吉特)之间,MACD柱状收缩,RSI(14)回落至59.6,短期动能有所减弱。
周五(7月25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基准10月棕榈油合约(FCPOc3)周五收报4276林吉特/吨,单日跌幅1.25%,周线终结三连涨。技术指标显示,价格仍处于布林通道中轨(4170林吉特)与上轨(4377林吉特)之间,MACD柱状收缩,RSI(14)回落至59.6,短期动能有所减弱。

本周棕榈油市场的调整源于两方面压力:一是前期连续上涨后的获利了结,二是马来西亚产量复苏预期与出口疲软的共振。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年产量或增至1950万吨,较2024年的1930万吨小幅提升。与此同时,船运机构数据表明,7月1-25日马棕出口环比下滑9.2%-15.2%,需求端未现季节性改善。
Pelindung Bestari经纪公司总监Paramalingam Supramaniam指出:“市场已开始消化三季度产量回升的预期。若出口未能跟进,7月末库存可能突破210万吨。”这一观点与盘面表现吻合——尽管林吉特兑美元贬值0.12%对价格构成微弱支撑,但基本面边际转松仍主导了交易情绪。
外部油脂市场呈现分化走势。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DBYcv1)微涨0.39%,而棕榈油合约(DCPcv1)下跌0.95%,反映出资金对棕榈油供应压力的敏感度更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同步回落0.41%,显示全球植物油市场整体承压。原油价格则维持横盘,市场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与委内瑞拉潜在增产消息相互抵消。值得注意的是,若原油价格后续走强,可能通过生物柴油需求传导至棕榈油,但目前这一逻辑尚未形成有效驱动。
知名机构分析师认为,当前价格回调属于合理修正。Paramalingam Supramaniam强调:“关键变量在于未来两周的出口数据。若环比降幅收窄,库存峰值可能低于预期,价格或重获支撑;反之,若累库加速,市场需向下寻找新的平衡点。”此外,马来西亚种植园近期天气状况良好,若8月产量增速超预期,可能进一步压制盘面。
技术面上,FCPOc3合约需守住4170林吉特中轨支撑,否则可能下探3960林吉特附近区间下沿。基本面的矛盾点在于——产量回升是确定性事件,而需求能否企稳仍存变数。交易者需密切关注月末MPOB库存报告及主要进口国补库动向。若原油市场因宏观因素走强,或林吉特延续贬值趋势,棕榈油下方空间或受限。当前市场更倾向于等待新的驱动打破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