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期货>>期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深圳先行,人工智能还能走多远?

热点精选:AI眼镜+首发经济+海上风电+玻璃基板

股心:缩容与轮动,多注意节奏液冷概念股爆发

A股明天会是红周五吗12月19日市场最强热点

皮球胖胖:即便再跌,往下的空间也不多了

股海之虾:市场短线波折无碍中线趋势回暖

李志林:美联储降息美股暴跌,A股抗跌科技股走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 为2009年来的首次

    2024-12-20 10:59:09 来源:财联社
      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为2009年来的首次。

      上午,短端国债十分活跃。1年期国债活跃券“24贴现国债73”下行7bp报1.03%;非活跃券“22附息国债04”收益率下行10bp触及1%。数据显示,对比同期限中债到期收益率,为2009年7月3日以来新低。

      近期,大行持续买入短债,而短端利率的加速下行与近日意外转松的资金面有关,或因银行融出能力回升。市场对近期再次降准的预期升温,不过,资金利率的持续下移仍然是市场的预期,并没有开始真正兑现。

      图:今日各期限国债行情  
    image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从10年国债收益率破2%以来,3Y至10Y段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牛陡。不过,在长端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的同时,1年国债收益率也在以更快的速度下冲。

      图:11月末以来收益率曲线变化  
    image
      (资料来源:财联社整理)

      从11月末至12月19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了29BP,1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达34BP,10Y-1Y的期限利差走阔5BP。

      此前,大型商业银行是买入短债的主力。根据财联社从业内的获得的数据,本周前三日,大型银行又买入1年期以下国债188.21亿元,买入1-3年期国债331.72亿元。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周冠南指出,年尾大行管理久期指标诉求下,或对短债行情有支撑。而短端利率大幅下行后,存单配置性价比提升。

      另一方面,今日资金利率整体下行。上午,银存间1天质押式回购(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约2bp至1.40%,7天质押式回购(DR007)下行约12bp报1.56%,为11月6日以来新低;14天质押式回购(DR014)下行约6bp报1.90%。

      事实上,11月跨月以后,资金面一直未显放松,央行持续缩量投放。今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16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回笼1035亿元。本周,央行累计净投放16783亿元,实现净回笼4302亿元。

      浙商银行FICC指出,周四(12月19日)最大的变化是资金面由紧转松,对中短端债券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利好。周四中短端债券普遍下行幅度更大,3-5年期政金债普遍下行3-4.5BP。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表示,央行缩量投放,资金面意外维持宽松,背后原因或与银行融出能力回升有关。在过去两个交易日中,央行累计释放短期增量资金5228亿元,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也由17日的3.90万亿元快速反弹至18日的4.48万亿元,非银杠杆需求或暂可基本得到满足。

      不过存单收益率并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下行,浙商银行FICC认为,市场对近期再次降准的预期再度升温,资金利率的持续下移仍然是市场的预期,并没有开始真正兑现。

      上午,1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6%,1年期LPR为3.1%,均保持不变。

      知名债市公号债市红军笔记主理人毛鸿军认为,若本次LPR调降明年1月份执行,会大幅影响银行息差。

      浙商银行FICC表示,在没有重大的利空环境下,短暂的风险提示带来的调整空间和时间都相对有限。在债市不缺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主要的区别还是在收益率下行的节奏上。短期来看,随着一部分止盈力量的释放,债券收益率在年末出现明显调整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市值考核资金越临近年末行为可能越偏谨慎,利率下行再次明显加速的难度也在提升。
    中金在线期货声明:中金在线期货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