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期货>>期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最美好的时光就在四季度!金秋行情涅槃重生

节后的行情会有戏吗?复盘:9月28日市场最强热点

股心:收关日并不平静,节后热点值得期待

热点前瞻:跨境电商+存储芯片+汽车配件+石油板块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新官上任三把火 今天红包有多大

明天能否长阳迎接国庆大盘冲高回落为哪般呢

股心:极致抱团难掩分歧压力,做好仓位规划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锂盐厂“霸权”不再:价格再次滑坡 旺季现检修停产 下游重获话语权

    2023-09-30 10:13:04 来源:财联社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从1月看2月,2月看3月,直至“金九银十”,市场仍充满寒意,锂盐行业人士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长达两年属于锂盐市场的上游“霸权”暂时告一段落。有人在此倒下、有人苦苦支撑,还有人深居壁垒,等待下一个周期的到来。

      

      碳酸锂再次经历价格连续滑坡行情,财联社记者调研获悉,在成本倒挂压力下,不少锂盐厂检修停产,“金九银十”的预期或难兑现,锂价依然承压。在电池厂与车企强势进入锂盐交易市场,多方因素共振之下,碳酸锂客供比例有上升趋势,行业内矿企、盐厂、电池厂之间的利益攻守易势。

      

      弱需求与抛货情绪主导 锂盐价格下跌

      

      自今年4月底一度止跌反弹后,近期碳酸锂再次滑坡。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17.85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均价报17.2万元/吨。期货盘面来看,自7月21日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主力合约2401从最高24万元/吨跌至14.97万元/吨附近,跌幅达到37.6%。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郑晓强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碳酸锂现货价格的下跌的首要原因是正极材料厂商和电池厂因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而造成的采买谨慎,其中,电池和正极厂商原先多余的边际锂盐库存量也随着需求降低而大幅减少,造成下游需求量与边际库存锂盐量双重需求降低。

      

      而近期市场传闻多家锂盐厂折价抛售巨量库存,或也是拉低市场价的原因之一。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近期,蓝科锂业与美国雅宝(ALB)正进行折价去库存。

      

      有锂盐贸易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市场出现较多蓝科锂业的货,其向财联社记者展示的锂业行业群交流记录显示,有多位贸易商发布出售蓝科电碳的信息。

      

      上海有色网(SMM)锂分析师徐颖对财联社记者分析,当前市场由于有大量低价锂盐涌入,抛货情绪较重,且市场对后市矿石仍存降价预期,因此整体价格依旧承压。

      

      从下游需求来看,往年对“金九银十”的期待或已落空。徐颖表示,后市动力端和储能端表现均差强人意,电芯环节和正极材料环节均以消耗自身的库存为主,难见显著的补货需求。此前产业链对于传统旺季仍抱有一定的需求提振预期,然而近期从正极材料端的实际表现看,9月中旬开始行业多数厂家均收到砍单预期,且后市10月排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整体供应表现为供过于求,据鑫椤资讯预测,2023年全球电池产量对应的碳酸理需求量约90万吨LCE当量,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预估106万吨LCE当量,全球碳酸锂实际产量约为100万吨LCE当量。

      

      成本倒挂下 业内检修减产

      

      在这一轮下跌中,成本倒挂后大面积检修减产正在上演。财联社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四川、江西锂盐厂减产和停产检修的情况开始增多。

      

      盛新锂能(002240.SZ)已在互动平台表示,致远工厂生产线投入运行的时间较长,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近期将对该生产线进行正常检修,具体时间视生产线情况确定。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获悉:“检修的事情会选在今年这个时候,是因为目前的锂盐价格,公司领导觉得现在这个时间做这个事情是比较合适的。”

      

      财联社记者致电赣锋锂业(002460.SZ)与永兴材料(002756.SZ),相关人士则表示公司目前未有检修相关安排。此外,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江西飞宇新能源、志存锂业、九岭锂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段式停产检修安排。

      

      据SMM初步估计,9月国内碳酸锂的产量约为41248吨,环比8月下降8%。依据SMM获得的目前锂盐产业链主要上游企业减停产情况,预计10月国内碳酸锂的产量约为36457吨,环比9月下降12%。

      

      有四川锂业资深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检修是每年必要的流程,但事实上,四川一些锂盐厂早已“无米下锅”,即使签了包销长协,如今国内价格快速下跌,海外锂矿供应商仍要求以当地价格结算,双方已陷僵持。

      

      从价格趋势上看,锂矿原料跌幅相比锂盐要小。上海钢联数据显示,国内锂盐市场价格在6月15日31.5万元/吨开始下跌,截至今日电碳均价报17.85万元/吨,跌幅达43%,而外购锂辉石精矿从4075美元/吨跌至今日市场均价3000美元/吨,跌幅30%。

      

      徐颖向财联社记者分析,对于上游澳矿端,由于中国锂盐企业进口依赖性的存在,加之历史矿石结算机制周期滞后的问题,导致矿石价格的跌价速度远远不及锂盐价格的下行速度。

      

      正如前述盛新锂能人士所说,此时的锂盐价格“比较合适”选择检修,背后的原因在于不少外购矿企业随着锂价下跌,利润空间缩窄,造成成本倒挂,停工检修或是减少亏损的必要手段。

      

      有知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就连自有矿较为充足的赣锋锂业,也有产线进行代加工,赚取加工费。盛新锂能亦在互动平台中表示,公司锂盐产品销售价格随市场波动,有部分代加工业务,以加工费确认收入,不以锂产品价格确认收入。

      

      郑晓强表示,从8月初开始,锂盐端已出现成本倒挂情况,当时部分碳酸锂现货价格还维持在22.5万-23万元/吨的区间。目前,外购澳矿锂辉石的成本大概在22万元/吨左右,外购非洲锂辉石的成本约18万元/吨左右,外购锂云母的成本约19万元/吨。

      

      市场现状:“放在仓库里只有亏” 下游重获话语权

      

      去年此时,碳酸锂正在上演“狂飙”行情,业内呈现“生产出来就拉走”“渣都拿去再提锂”的火热交易现象,整体呈现强势卖方市场。今年以来,随着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高位跌落,行情逆转,下游重获话语权。

      

      “锂盐市场今年不好做,今年主要是出货的想挺价,收货的想降价,博弈得很厉害。”在锂盐贸易行业从业两年的刘同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现在市场就是买家说了算,不管是厂里收锂云母或锂辉石,还是碳酸锂你要出货,人家买家这个价接不了,你就没办法,放在仓库里只有亏。”刘同感叹。

      

      在今年走跌行情下,刘同选择不再参与贸易,而是只赚取“居间费”,即通过撮合买卖双方达成交易赚取中介费。据其透露,转换策略的贸易商不在少数,“没办法,行情所逼,你不这样的话亏得不得了,有朋友投资贸易,今年已经亏了7000多万。”

      

      事实上,话语权从锂盐端转移至下游端,一方面需求下滑让库存集中在上游,另一方面则是电池厂与车企在碳酸锂交易市场逐渐强势。从宁德时代喊出“锂矿返利”计划时,或已预示着,电池厂客供比例提高是今年碳酸锂交易市场较大的变化之一。

      

      对于正极厂来说,如今则处于“腹背受敌”阶段。徐颖表示,需求持弱的预期下,电芯企业强势要求正极材料厂的锂盐结算系数不断下调,倒逼正极材料厂下压锂盐厂的折扣系数,而部分正极材料企业无法承担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选择走客供路线,赚取固定的加工费用,似乎已成为“破局之道”。

      

      财联社记者亦注意到,有正极厂在下游压力下,只能以低于市场价2万左右的价格求购碳酸锂,另有贸易商对财联社记者反馈,这个价格也许收不到货,“收不到也没办法,我们的磷酸铁锂订单需要采购碳酸锂,只能按照磷酸铁锂的售价反推收货价。”深圳某正极厂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徐颖分析,在当前原料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客供路线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为了平抑风险,后续正极材料环节的客供比例预计仍会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不过,产业链最大的焦点‘锂盐价格’或许才是最终的‘定海神针’。只有从源头端解决矿企和盐厂如何进行利润合理分配的问题,给全产业链以喘息之机,中间环节的压力才能释放,最终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良性循环。”

    中金在线期货声明:中金在线期货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