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委托理财”对敲交易有转移资金风险
字体:小 中 大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大咖盛宴与你共享!马上加入
法制网北京4月26日讯 记者周芬棉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今日披露,近几年来,期货市场发生多起因“委托理财”导致的通过对敲交易转移受托人资金违法违规案件,需要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所谓对敲,指的是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进行的互为对手方的交易。发生在“委托理财”上的对敲,就是受托人替委托人操作期货账户时,在委托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控制的账户低价买进委托人的合约,再以高价卖给委托人合约,造成委托人账户亏损,违法犯罪分子控制的账户盈利,然后将资金从其控制的盈利账户中划出,从而实现盗取受害人资金的目的。这位发言人称,由于这种“委托理财”,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上的委托关系,不同于期货公司从事的集合理财,所以用引号引起来。
据介绍,违法犯罪分子往往通过木马程序、偷窥、偷听等方式,取得了投资者的期货账号和密码,进行操作;或者以委托理财为幌子骗取受害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操作。之所以违法犯罪分子选择在期货市场实施对敲转移他人资金,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存在大量不活跃期货合约,由于这些合约的交易参与者极少,买卖价差较大,违法犯罪分子相对容易实现与特定对手的交易。而且,期货市场实现T+O交易机制,当天买当天卖,违法犯罪分子可在较短时间完成整个犯罪行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的杠杆交易,少量资金即可获取大额利润,刺激了犯罪分子的犯罪冲动。
证监会提醒投资者,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账户和密码,注意账户委托他人交易的风险,警惕木马等黑客程序,注意不要将期货账户“出借”、“出售”给他人使用,防止被违法犯罪分子用于对敲交易。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