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铜矿发生矿难,要两年后才可恢复生产,铜金等有色股和商品期货将受刺激上涨
2025-09-26 09:09:48
来源:中金在线特约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郭昊论期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全球第二大铜矿发生矿难,要两年后才可恢复生产,铜金等有色股和商品期货将受刺激上涨
2025年9月8日,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目前这座铜矿因事故已暂停生产。9月24日,Freeport预计,该铜矿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事故前的生产水平,2026年铜金产量预计将下降35%。Grasberg为全球第二大铜矿,2024年产量为81.6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5%。去年底以来全球精矿供应持续紧张,印尼Grasberg矿难无疑对原本紧张的全球精矿供应雪上加霜。如果2027年方能恢复到矿难前的正常水平,全球精矿供应将长期保持供应紧张。受此影响,25日,铜产业指数高开约3%后震荡上行,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4%,截至午盘涨幅回落至约3%。精艺股份涨停,铜陵有色涨超8%,飞南资源、金田股份、江西铜业涨超6%,西部矿业、紫金矿业涨超5%,云南铜业涨超4%。期货市场上,国际铜、沪铜开盘大涨,截至午盘均涨超3%。现就该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作深度剖析如下: 1. 事件对全球铜和贵金属金等的供应影响几何? (1)对全球铜供应的影响 Grasberg矿山作为全球第二大铜矿,2024年铜产量达81.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5%。此次事故导致其全面停产,且预计2026年铜产量较原计划下降35%(约28.56万吨),2027年方能恢复至事故前水平 。这一供应缺口将对全球铜市场产生三重冲击: - 短期供应中断:事故直接导致2025年第三季度铜产量减少约4%(Freeport已下调销售预期),叠加全球精矿供应自2024年底以来持续紧张,短期内铜价面临显著上行压力。 - 长期结构性短缺:Grasberg占Freeport已探明储量的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的70%,其长期停产将导致全球铜资源增量减少,尤其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需求爆发的背景下,供应缺口可能持续至2027年后 。 - 产业链连锁反应:Freeport已启动不可抗力条款,下游铜加工企业(如电缆、电子元件厂商)可能面临原料短缺,部分企业或被迫减产或转向高价采购替代品 。 (2)对贵金属金的影响 Grasberg同时是全球第三大金矿,2024年黄金产量达186.1万盎司(约56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3%。事故导致其2026年黄金产量同比下降35%(约65万盎司),叠加金矿开采通常与铜矿伴生,铜产量下降可能进一步拖累黄金供应。这将加剧全球黄金市场的供需矛盾,尤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避险需求上升的背景下,金价可能同步走强。 (3)印尼政策的潜在影响 印尼政府虽在2025年4月修订政策,允许因不可抗力暂停冶炼的企业临时恢复铜精矿出口,但7月重申未加工矿产出口禁令,仅允许自由港延续至2025年9月。若9月后政策严格执行,Freeport可能无法通过出口铜精矿缓解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剧全球铜市场紧张。此外,印尼近期上调铜精矿出口基准价2.29%至4745.52美元/湿吨,反映出其对资源价值的掌控意愿。 2. 会刺激A股哪些股票和ETF上涨? (1)直接受益的铜产业链股票 - 铜矿开采与冶炼企业: - 紫金矿业(601899):全球铜资源龙头,2024年铜产量超200万吨,Grasberg停产将提升其铜价弹性。 - 江西铜业(600362):国内铜冶炼龙头,拥有丰富的海外铜矿权益,铜价上涨将显著改善其毛利率。 - 铜陵有色(000630):国内铜加工一体化企业,铜材产能居前,事故后加工费可能随铜价上涨而提升。 - 铜加工与深加工企业: - 精艺股份(002295):主营高精度铜管材,下游覆盖家电、新能源汽车,铜价上涨带动订单和利润增长。 - 金田股份(601609):铜加工全产业链布局,铜丝、铜板带产能领先,受益于铜价上涨和需求复苏。 (2)黄金股联动上涨 - 赤峰黄金(600988):国内黄金采选龙头,金矿资源集中于海外,金价上涨直接提升其盈利水平。 - 山东黄金(600547):国内黄金产量第一,黄金业务占比超90%,避险需求和金价上涨双重驱动股价。 (3)相关ETF - 铜主题ETF: - 有色50ETF(159652):跟踪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铜成分股权重达30.6%(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直接反映铜价波动。 - 矿业ETF(561330):聚焦有色金属矿业,铜成分股权重28.3%,适合长期配置铜资源板块。 - 黄金ETF: - 黄金股ETF(517520):跟踪沪深港黄金产业指数,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权重股受益于金价上涨。 3. 会刺激国内哪些商品期货上涨? (1)沪铜期货(CU) Grasberg事故直接引发沪铜主力合约(CU2511)跳涨3.4%至82162元/吨,创近三个月新高。供应紧张预期下,期货市场呈现“近强远弱”格局: - 短期支撑强劲:LME铜库存降至2.99万吨(9月22日),SHFE库存同步减少1.54%至14.54万吨,低库存环境加剧期货价格波动。 - 中长期上行空间:机构普遍看多铜价,认为供应缺口和降息预期将推动沪铜突破85000元/吨阻力位 。 (2)沪金期货(AU) 黄金供应减少叠加避险需求升温,沪金主力合约(AU2512)近期上涨超5%至485元/克。技术面看,金价已突破3750美元/盎司历史高位,短期内或进一步向3800美元迈进。 (3)相关替代品期货 - 铝期货(AL):在铜价上涨带动下,铝作为电气领域的替代金属需求增加,沪铝主力合约(AL2511)可能跟随走强。 - 锌期货(ZN):锌在建筑、汽车领域的应用与铜有部分重叠,锌价或因铜价上涨而补涨。 4. 实际操作这些股票或商品期货应理性注意哪方面问题? (1)股票投资风险提示 - 公司基本面分化:需警惕高估值风险,优先选择资源自给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如紫金矿业、江西铜业),避免过度炒作加工环节低毛利公司。 - 政策与地缘风险:印尼可能进一步收紧铜出口政策,若Freeport无法延续出口豁免,其在A股的合作方(如盛屯矿业)可能面临原料供应中断风险。 - 市场情绪波动:铜价短期涨幅已大,若事故处理进度超预期(如部分产线提前重启),可能引发获利盘抛售,导致股价回调 。 (2)期货交易风险提示 - 杠杆与流动性管理:沪铜期货保证金比例通常为10%-12%,需严格控制仓位,避免因价格剧烈波动触发强平。 - 库存与宏观经济博弈:尽管当前库存低位,但LME铜库存三个月内飙升56%至29.5万吨,若全球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高库存可能压制铜价反弹空间。 - 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可能抵消部分铜价涨幅,建议关注美元指数走势及央行货币政策动向。 (3)长期策略建议 - 股票配置:以铜资源龙头为主,黄金股为辅,可通过ETF分散个股风险,同时关注国内政策对新能源、基建领域的刺激力度。 - 期货操作:逢低做多沪铜,止损位设为79000元/吨;沪金可依托3700美元/盎司支撑分批建仓,目标上看3800美元 。 - 对冲与风控:产业客户可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或买入看跌期权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个人投资者需避免过度杠杆,严格执行止损纪律 。 Grasberg矿难对全球铜和黄金供应的冲击具有长期性和结构性,短期内铜价和金价将维持强势,但需警惕政策变动、库存累积及经济数据波动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应聚焦资源龙头企业和低估值ETF,同时在期货市场中合理控制仓位,利用技术面和基本面信号动态调整策略。
更多精彩内容可搜微博:“期货·郭昊”查看
中金在线期货声明:中金在线期货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