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
11月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全天震荡,上证指数收跌0.08%,两市成交1.22万亿元。A股三季报盈利增速明显回落。期货市场,沪深300股指主力IF2111合约跌0.36%。 资金面,11月第一周,央行逆回购到期量将达到1万亿元,这让市场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11月1日,央行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1900亿元。另外,11月中下旬还有1万亿元的“麻辣粉”。同时,地方债发行处于收官前冲刺阶段,债券缴款或对流动性造成持续性影响。2021年1-9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6155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238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33770亿元。数据方面,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6,重回扩张区间。消息面,发改委组织召开横琴前海方案动员部署会议。总体,经济动能减弱,A股面临一定压力。
焦煤焦炭
【焦煤方面】 现货情况:现货市场因政策压力,偏弱运行,部分地区有200-500元/吨下调。唐山主焦煤3680元/吨,持平;淮北主焦煤2200元/吨,持平;安泽主焦煤4050元/吨,持平;乌海1/3焦煤3150元/吨,持平;淮南1/3焦煤1970元/吨,持平;邢台1/3焦煤2370元/吨,持平;长治瘦煤3950元/吨,持平; 期货行情:上一交易日焦煤主力收盘价2164.5元/吨,涨跌幅-9%,成交量6.7万手,持仓量4.4万手,持仓减少-1615手; 焦煤观点:供应方面,目前焦煤供应增量依旧有限,主要看电煤保供;随着核增产能煤矿陆续投入生产及电厂存煤增加,预计后期焦煤供应会逐步缓解。进口蒙煤因疫情数量维持低位,但市场成交不佳。需求方面,下游环保限产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原料煤需求或有减弱,但是,下游企业目前多数处于低库存,有一定补库需求。综合来看,焦煤供需有转好迹象,然期货端受政策影响,参与风险较大。
【焦炭方面】 现货情况:现货市场运行稳定河北地区焦炭主流价4120元/吨,持平;山东地区焦炭主流价4120元/吨,持平;河南地区焦炭主流价3920元/吨,持平;天津港一级冶金焦平仓价4410元/吨,持平; 期货行情:上一交易日焦炭主力收盘价2897.5元/吨,涨跌幅-6.77%,成交量5.37万手,持仓量3.86万手,持仓减少-1192手; 焦炭观点:供应方面,焦企产能利用率小幅下滑,因环保压力,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焦企依旧保持限产,短期内焦炭供应偏紧张。焦企生产积极性高,出货顺畅。需求方面,日前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做好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工作,采暖季限产或进一步严格,对焦炭的需求预计会进一步走弱。综合来看,钢厂限产力度加大,预期需求一般,焦炭供需双弱,原料煤价格松动,预计带来焦炭价格偏弱运行。需要关注钢厂限产政策变化及原料煤价格走势。
贵金属
昨日,COMEX黄金、白银期货小幅收涨,美油与布油也双双上涨。受欧美钢铝关税贸易争端缓和以及基建法案的推进的影响,周一欧美主权债收益率上涨。数据方面,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弱于初值,产出走弱,新订单强劲;之后公布的10月ISM制造业PMI强于预期,弱于上期;成分项来看,就业有所改善,新订单显著下滑,不及上期。从数据来看,制造业整体供需走弱,原材料价格高位导致通胀水平高居不下。本周将迎来澳、美、英三国央行会议,今日重点关注澳大利亚央行的利率政策,市场押注高通胀触发的加息预期,令金价承压。贵金属维持震荡偏空观点。
油脂
巴西大豆播种进度达52%,大幅超过去年,CBOT大豆震荡。近期国内油脂跟随原油及国际植物油市场走势为主。SPPOMA数据显示10月马棕油产量增加2.3%,ITS数据显示马棕油出口环比下降13.5%;印尼提高11月毛棕油出口关税将有利于马棕油出口,马棕油支撑较强。国内油脂随外盘波动较大,下游采购谨慎,多随用随采,目前北方部分油厂开机有所恢复,但因疫情导致走货不畅,短期油脂缺乏指引性题材,预计跟随外盘震荡为主。
白糖
能源价格上涨带动ICE原糖走高。国内新榨季开启,供应将逐渐增加,但新榨季减产以及新糖成本的提高对国产糖价格的支撑较强,现货报价基本持稳,成交一般,当前郑糖跟随外糖走势为主。
铝
昨日沪铝维持小幅震荡,下跌趋势暂缓。随着煤炭价格大跌导致电力成本降低,市场对于成本端的预期将逐渐达成共识,铝价将重回基本面,双限和流动性仍然是接下来影响铝价重要因素。流动性方面关注11.3日美联储是否开启Taper。双限方面,贵州发布《关于立即执行错峰用电计划确保今冬明春民生用电的函》,130万吨产能或将阶段性暂缓,目前看双限并没明显放松,四季度能源紧张的状态或将继续保持,铝价在迎来短期大跌后,也将进入筑底行情。
黑色金属
截至11月1日收盘,螺纹钢2201收4509元/吨,跌3.86%;热卷2201收4826元/吨,跌4.19%;铁矿石2201收618.5元/吨,跌5.72%。11月1日,全国31个主要城市20mm三级抗震螺纹钢均价5304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57元/吨。当前螺纹现货价格直逼钢厂成本线,但由于煤炭持续下行,警惕钢材成本塌陷,预计价格延续震荡偏弱。
铜
昨日沪铜主力小幅下跌。消息面: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公布49.2,连续降至20个月低点,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基本面,伴随着高铜价带来的盈利刺激,叠加疫情逐渐减弱,预计铜供应仍将小幅增加。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延续弱势,未来铜消费可能走弱,国内外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短期内大幅累库概率低。未来影响价格走势的新增因素可能在于内外盘交易逻辑差异:海外市场主要交易“供给型通胀+流动性边际收紧”预期,国内市场主要交易“需求减弱+货币政策平稳”预期,铜价或将表现为宽幅震荡行情。
棉花棉纱
为促进棉市平稳运行,中央储备棉销售投放底价调整,地产棉销售底价与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挂钩联动。国家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国内棉价冲高回落。储备棉轮出、下发进口配额、新棉陆续上市,国家多角度保障用棉企业原料供应。新疆籽棉价格稳中偏弱运行,部分地区机采籽棉低至9.9元/公斤。在棉花供应日渐放量的背景下,市场心态逐步回归理性。港口库存略有下降,市场成交随着指标下降、价格高企等因素略有放缓。浙江地区限电政策略有松动,但整体开机率不高。冬季即将来临,为保障居民供暖用电,国家电网目前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将不会大规模放松限电政策。整体而言,在政策面调控与弱需求的综合影响下,棉价终将回归理性。
豆粕菜粕
美豆新作已收割完成大半,进展较快;南美大豆播种顺利,对美豆价格形成压力。不过中国盘面榨利回暖,油厂买船意愿增加,美豆出口销售好转。近期美豆走势震荡偏强。国内油厂豆粕库存继续下滑至近年同期低位,现货基差处于高位。此外,四季度为传统需求旺季,玉米-小麦价差的反转,也将有利于豆粕消费的增加。不过本周北方油厂开机率有所回升,缓解供应紧张局面,基差或将回落。短期豆粕维持窄幅震荡,缺少反弹动力。
生猪
因不少消费者担忧临近年关猪肉价格会再度上涨,近期出现提前灌制腊肉香肠的情况,对大肥猪的需求增加。养殖户期待值提高,市场惜售情绪普遍。短期生猪现货价格仍有支撑。但生猪存栏依然在惯性增加阶段,供大于需的局面并未出现根本改变,上方压力较大。此外,考虑到01合约较现货升水较高,建议观望为主。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