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胀未来可能成为长期现象
来源:证券时报网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周子勋 2017-08-10 08:53:48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5.5%。
从数据本身来看,7月CPI同比是自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放缓,也是连续4个月维持在“1时代”。具体看推动因素:非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对CPI同比和环比上涨的推动因素较大,而食品价格则对CPI上涨有明显拖累,可以看到,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已连续6个月为负,非食品价格增速也在2%左右。而PPI从3月份掉头向下,7月累计同比增长5.5%,连续3个月持平,价格出现僵持。值得关注的是,在采掘工业价格和原材料工业价格的推动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3%,成为了PPI同比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而PPI环比也自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由降转升。PPI环比涨幅回升的背后,说明投资拉动行情在上升。
综合上半年31个省份的GDP和固定投资数据可知,固定投资占GDP比重超过100%的省份达9个。从地域来看,这些投资率超过100%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而最近各地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也将扩大投资放在首位,基建投资增加,带动煤炭、钢铁涨价,这是当前经济的一个支撑。而最新的价格变化,可能意味着这一波投资拉动的行情开始有所回升。当然,需要警惕的是,固定投资超过GDP意味着这些地方省份将承担过高的负债率,会加大地方的还债负担。
鉴于CPI和PPI在下半年都面临翘尾因素的持续下降,即便环比增速平稳,未来同比增速也可能会随之放缓。从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角度来观察,目前物价形势依然平稳。需要关注的是,虽然CPI在年初骤降之后小幅回升到目前的1.4%,但仍远低于年初设定的3%的目标。这似乎迎合了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低通胀。不仅中国,美国6月份CPI环比增长为零,核心通胀为0.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表示,G20成员国的通胀较去年上涨2%,但仍处境低迷。
导致全球通胀乏力的原因有二:一是当前存在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尤其是中国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市场的生产能力,拉低了通胀水平。数据表明,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工业生产年增速曾超过10%,而现在这一速度大大变慢。据荷兰统计局估算,在2016年,全球工业生产年增速仅为1.5%或是2%,只有高增长时代的五分之一,或是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且普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就逐渐步入商品过剩的时代,从CPI波动幅度看,1995年至今再也没有出现过恶性通胀。中国央行近几年面临的情况是:通胀压力似乎在远去,自2012年以后,中国的CPI持续保持低位,2014年至2016年,年度CPI指数分别为2%、1.4%、2%,2017年7月又下滑到1.4%。
二是当今世界正向消费社会转型。在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期,消费内容和消费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一个普遍现象是:物质消费品的比重在减少,但服务型的消费在增多——诸如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内容,也成为要花钱的领域。以物质消费品为主的通胀指标,自然也会随之走低,或保持在低位。在消费型社会里,服务消费价格会大幅走高,人工服务很昂贵,全球宽松政策释放的流动性,相当大一部分推升了资产泡沫(房地产、股市等),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跑到了服务类消费领域。在消费转型的社会,居民的实际开支压力加大。
看中国,2017年5月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数据为10.7%,实际当月同比为9.5%,而近一年的月度实际同比数据中有9次在10%以下,这是2005年之后的首次。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提高,但是抛开价格因素,消费并没有出现加速增长的迹象。服务方面,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值数据的可比价同比增速为0.5%,而当期现价增加值算出的增长幅度为4.5%左右;上海市的数据同样指向类似结论,分别为20.8%、34.2%。可见,中国“新经济”的体现形式中价格因素的影响水平持续偏高,我们所谈论的新经济在某些方面明显缺乏质量。
对全球目前普遍存在的低通胀现象,还难以断言是通胀规律发生了变化。在社会转型阶段,通胀指标会表现出阶段性的“失灵”,但从长期来看,当社会转型完成之后,通胀规律仍然会起作用。
当前处在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产业分工的新阶段,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新阶段,这使得即便货币供应加大,也难以刺激起通胀上升。如果考虑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量应用降低成本,未来的低通胀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