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魔方马永谙:逻辑缺失定位不明 基金变革路在何方?
来源:大宗内参 作者:佚名 2017-05-31 17:40:59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核心观点
1.被动管理有两个基础的要求,第一是资产之间分层一定要足够的清晰,第二是资产的趋势得相对延续。在中国市场上,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得到满足,做被动投资的两个基础逻辑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做简单的被动投资,一定实现不了风险定制的目标。
2.FOF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所谓的风险管理其实更多的就是意外管理。在国内,风控也要做主动,它在很多时候也要做在前端、在左侧。
3.作为产品端,要有成为工具的自觉,即最终转化成单因子或少因子的产品,这将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4.这个行业不应该有产品的生产者,产品的销售者,以及投资顾问这三个角色的存在,这个市场只应该存在两个角色,即产品的生产者和投资顾问。脱离投资顾问的纯粹的销售,都是耍流氓。
完整语音速记请继续往下☟
受访专家
马永谙 | 理财魔方创始合伙人
语音速记
在FOF管理领域里,大家争论的比较多的就是,很多机构做的都是被动管理的模式的FOF,被动管理的好处就是简单,找好相关性,历史数据一回测,放在一起一配置,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就非常简单,而且有足够的技术正义。但这显然这不是最优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被动管理两个基础的要求,第一就资产之间分层一定要足够的清晰,第二就是资产的趋势得相对延续。
在美国市场上,这两个条件都得到了满足,而在中国市场上,这两个条件则都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做被动投资的两个基础逻辑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做简单的被动投资,一定实现不了风险定制的目标。我们需要考虑趋势,但需要考虑趋势到什么层面上。这归到FOF管理技术中就是战术资产配置和战略资产配置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我们知道,传统经典的FOF管理里面也会提战术资产配置和战略资产配置,但通常情况下会认为战略资产配置是不考虑基本面的变化的,只考虑资产内部的规律。A资产比B资产波动大、收益高,那就根据这个规律来行事,这是传统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才应该考虑基本面的变动。在国内,这两个都需要整体前移,战略资产配置要考虑基本面的变化,而战术资产配置甚至还要考虑技术层面的变化。
主动和被动问题里面还有一些交易环境的问题,还有一个风险控制的问题。FOF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那么所谓的风险管理其实更多的就是意外管理。那在FOF管理中要不要做前端的风控?控什么?要不要做后端的分控?控什么?以及如何评价风险控制?这是FOF管理在主动和被动管理上的差异。
当然,在做的相对较为成熟的市场上的FOF,基本上就是前端的资产配置+被动的资产配置+止损,它风控这一块也是很被动的。但在国内,我认为,风控也要做主动,它在很多时候也要做在前端、在左侧,这里面也有很多的技术可用,比如证券安全策略,至少目前来讲,它在国内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左侧控制技术。
最后,在主动与被动这个问题的延伸上,我们可以再讨论下白盒策略类产品。因为现在有很多所谓的FOF,都是在做白盒。显然,白盒策略在目前的市场上并不能完美的解决风险定制的问题,它是个产品,不是一个服务。同样,目标对接策略也是白盒策略,这种策略会不会在国内大行其道?因为我们最近讨论FOF,言必称目标周期策略,以及目标周期策略下最主要的生命周期策略。它会不会成为国内当下大规模的展开呢?会不会向美国市场一样成为FOF的主流呢?我觉得很难,至少在现在很难,至于十年二十年后会不会,我没办反预测。
当下时代,基金如何变革?我相信现在的市场,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会做大幅度的分化,会有一小部分产品为明星脱离地心引力取得成功,但是这个比率极地,跟靠着买彩票成为千万富翁的比率差不多,这样的基金产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大部分产品,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最终都会转化成工具性的产品。
所以,作为产品端,要有成为工具的自觉,即最终转化成单因子或少因子的产品,这个将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当然,进程有多快,则取决于资产财务管理机构和理财机构的发展有多快。若大家还是用产品模式销售的模式来运行市场,不转化它也是个足够的市场。若大家最终都是投资顾问的这种思维去销售的话,那转化为工具化,就是必然是大部分人的最终选择。
那产品的模式会不会持续呢?我相信不持续很久,我现在来修正我前面说过的话,这个行业不应该有产品的生产者,产品的销售者,以及投资顾问这三个角色的存在,这个市场只应该存在两个角色,即产品的生产者和投资顾问。一切脱离投资顾问、投资顾问的业务模式去进行单纯的产品的销售的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因为成熟市场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脱离投资顾问的纯粹的销售,都是耍流氓。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