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面及关联市场分析
1、全球市场大豆供应充裕

图一:全球大豆产量 数据来源:中辉期货 USDA
图二: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 数据来源:中辉期货 USDA
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对全球大豆的消费影响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近14年来,进口大豆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其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中国对豆粕的庞大需求带动。随着养殖行业的逐步稳定,大豆的需求增速也开始出现减缓。2014/1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估为7400万吨,较上年增长363.6万吨。其增量较前一年下降了686.3万吨。不过就传统消费来讲,5月以后豆粕开始进入消费旺季,较大的基础用量仍会带动豆粕市场的波段行情机会。同时由于全球油籽的丰产以及原油中期的弱势格局,油弱粕强的局面将会有所延续,两者的套利交易行为仍会对豆粕市场的短期波段机会构成支持。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5年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4800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USDA:全球大豆连续两年的丰产,增加了市场的供应压力,但与此同时,全球大豆的需求方面却未有新的增长点来支持如此大的产量库存。因此将会限制其价格的中长期上行空间。但美豆种植产区降雨量的增加令其优良率和种植面积预期有所下降。7月10日USDA公布月度供需报告,将就做大豆结转库存下调至2.55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计的2.87亿,不过新作大豆结转库存为4.25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6月30日公布的美豆种植面积报告反映的是6月15日之前的种植意向,6月下半月的过量降雨导致播种延迟。USDA称将对堪萨斯州、阿肯色及密苏里州的大豆播种面积进行重新调查,预计在8月报告中下调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此次美国农业部7月报告基本在沿用6月末的播种面积数据,因此8月报告数据仍有炒作题材。上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进展周度报告显示,大豆优良率持平。截止到2015年7月26日,美国18个大豆主产州的大豆进入扬花期的比例为71%,上周56%,去年同期74%,五年同期均值72%。美国大豆进入结荚期的比例为34%,上周17%,去年同期35%,五年同期均值31%。大豆作物的优良率为62%,和一周前持平,低于去年同期的71%,不过其中评级优的比例提高了1个点,评级良的比例减少了1个点。
阿根廷市场:阿根廷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的头6个月里,阿根廷压榨厂一共加工1850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提高0.9%,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并预计本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达到6080万吨。据南美农业专家迈克科尔多涅博士发布的报告称,巴西头号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可能从2015/16年度开始禁止种植二季大豆。邻州帕拉纳州也可能禁止播种二季大豆。马托格罗索州从5月1日到9月15日的138天内强制实施“无大豆期”。帕拉纳州目前只有92天的无大豆期。该消息的确定性和实际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巴西市场:本年度大豆收割结束, 据巴西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称,2015/16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可能达到3260万英亩,比上年增长2.3%。相比之下,本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的同比增幅为4.3%。基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单产趋势线,2015/1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高达9890万吨,高于2014/15年度产量。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至1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达到5030万吨,高于2014年的4569.2万吨。作为对比,美国农业部预测2014/15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为4680万吨,略低于上一年度的4683万吨。并将本年度大豆出口预估提升为5030万吨。
2、港口库存稳定,后期到港稳步增加

图三:全国大豆结转库存表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图四:中国月度进口大豆预估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由于港口拥塞,上周不少油厂大豆到港后卸货较慢,使得进口大豆库存略有下降,截止7月31日,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549.73万吨,较前一周减少6.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51.32万吨降15.59%。
3、大豆到港缓慢增加,油厂开机率回升

图五:进口美豆压榨利润理论计算表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中辉期货

上周国内油厂开机率大幅下降,因山东地区缺水,部分油厂停机,广西部分油厂及福建(闽南)、河南大厂各分厂因豆粕胀库而停机,也有一部分油厂因大豆暂未接上而短暂停机,上周全国各地油厂大豆压榨总量160.68万吨(出粕1422652吨,出油322110吨),较前一周下降10.20%。由于上周停机的油厂,大多在8月5-10号左右才恢复开机,因此,本周开机率仍继续小幅下降。按目前油厂的开机计划核算,本周(2015年第32周)全国各油厂大豆压榨总量将下降至155万吨,